形态描述
形态描述 体具短绒毛。头胸甲扁平,背面凹凸不平。侧胃区表面稍隆起,具1弧形短隆脊;中胃区稍凹,具1横行颗粒脊:尾胃区具1对平列的卵形隆起:心区也具1对平列的卵形隆起;中后心区具1卵形隆起,侧后心区隆起分置于中后心区侧前方;中鳃区具3块隆起。额后、眼窝后、肝区及前鳃区均低洼。前鳃脊甚隆,呈波浪状隆起,并延伸到前侧缘末齿。额薄呈波浪状,在镜下观察,额中央具1小缺刻,分成2叶,内侧角稍向前突出。前侧缘具大小相间的9齿,第3、第5齿明显比其他齿宽大。末齿粗壮,明显长于前面各齿,末端指向前侧方。后缘几乎平直,其两侧角隆起呈角状突起,指向后侧方。
第3颚足表面具短绒毛。长节呈斜矩形,内外角钝圆,前半部表面低洼;末3节短小。
螯足粗壮;长节扁宽,前缘具3-4齿,后缘末端具2锐齿,腕节具2小刺,掌节较宽扁,内末角及近腕节的关节处前面各具1枚不明显的齿,背面及其内外缘各具1条颗粒隆脊。指短于掌,两指合拢时有空隙。
游泳足长节、腕节均粗短,表面具微细颗粒;长节的宽度稍大于长度,末端具锯状齿,在腹末角的锯齿更大;前节后缘光滑,无齿。
雄性腹部略呈三角形,第3—第5节愈合;前两节短而宽,第2节长为第1节的2倍:第6节呈梯形,末缘宽度为基部的112;尾节呈钝三角形,长大于宽。
雄性第1腹肢基半部粗壮,末半部纤细,其末端圆钝并弯向外方,侧缘具小刺和刚毛。
雄性前面胸部腹甲腹面具珠状颗粒,第5胸部腹甲的颗粒较小,第6—第8腹甲具部分不明显颗粒。
第3颚足表面具短绒毛。长节呈斜矩形,内外角钝圆,前半部表面低洼;末3节短小。
螯足粗壮;长节扁宽,前缘具3-4齿,后缘末端具2锐齿,腕节具2小刺,掌节较宽扁,内末角及近腕节的关节处前面各具1枚不明显的齿,背面及其内外缘各具1条颗粒隆脊。指短于掌,两指合拢时有空隙。
游泳足长节、腕节均粗短,表面具微细颗粒;长节的宽度稍大于长度,末端具锯状齿,在腹末角的锯齿更大;前节后缘光滑,无齿。
雄性腹部略呈三角形,第3—第5节愈合;前两节短而宽,第2节长为第1节的2倍:第6节呈梯形,末缘宽度为基部的112;尾节呈钝三角形,长大于宽。
雄性第1腹肢基半部粗壮,末半部纤细,其末端圆钝并弯向外方,侧缘具小刺和刚毛。
雄性前面胸部腹甲腹面具珠状颗粒,第5胸部腹甲的颗粒较小,第6—第8腹甲具部分不明显颗粒。
大小
标本测量 头胸甲长/mm 头胸甲宽/mm
♂ 20.5 35.0(包括侧齿长)
♂ 18.2 30.8
♀ 16.2 28.9
♂ 20.5 35.0(包括侧齿长)
♂ 18.2 30.8
♀ 16.2 28.9
生境信息
国外分布
标本信息
标本采集地 1♂(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4649),海南干冲,日期不详;1♂1♀,海南清澜渔市,1980.Ⅳ.29:2♂♂4♀♀(2抱卵),海南清澜,2006.Ⅲ.20:4♂♂9♀♀(抱卵),海南清澜,2006.Ⅲ.28。酒精标本颜色 头胸甲呈灰褐色,心、肠区及其两侧为赤色。头胸甲及螯、步足具褐色斑点。模式标本产地 印度尼西亚(安汶)。